|
从着装细品中加文化 |
|
发布时间:2009-06-16 22:23 来源:未知 点击:次 |
|
|
|
加拿大住了好几年,衣服店也逛了不少,至今钟情的,仍是她的牛仔裤和休闲装。那种需要六寸的高跟才撑得起的“大”礼服、和布料“稀少”得令人局促的“小”礼服,都不是我的单薄的中国身材所能消受得了的。
而那些比较优雅淑女的“职业装”,又不是我的荷包所能消受得起的。
于是每次回国,最急不可耐的一个节目,就是逛衣服店。中国的衣服,尤其是自己亲手挑选来的,从未让我失望过。
我最初从国内带来的黑尼大衣、粉色印花的吊带裙、斜方头的“四季鞋”,五年过去了,不但丝毫未现过时的危险,而且年年穿了去party,总被人扯住了询问来处。受其鼓励,再次回国闲游,眼睛盯的,都是衣服。最近一趟回来,衣柜里又多了来自“江南”的布衣、衣襟袖口装满铜拉练的黑绒外套、火焰般绚丽的橘色纱裙……
这样的东西,即使有一天过时了陈旧了,仍然不可能丢掉。就像“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旗袍,有些花样还得从上海师傅若干年前的收藏里去找。而一件穿旧了的T-恤、牛仔,最终的归宿不是剪了做抹布,就是在他们尚完好的时候捐给“救世军”完事。因为都是机器产品,丢了也不会太心疼。
中国的好东西,和北美相反,不是牛仔裤和休闲装,而是棉布的长裙、刺绣的衬衫、织锦的唐装和丝质棉质的旗袍……撇开中国令人垂涎的丝绸锦缎面料不说,中国服装更胜北美一筹的,是中国人不厌其烦的手工艺术:镶滚拼盘刺绣……虽说如今为着时间和人工的紧张,“大观园”的丫环小姐所享用过的那种七镶八滚的奢侈我们普通人是不去梦想的了,可是中国服装在细节上所下的功夫,仍是一般为人力资源所困的北美服装品牌所望尘莫及的。
做工精美的中国服装,也像中国的文物器皿一样,件件有生命,收藏得越久,越让人珍爱有加。
和中国服装重装饰的特点相抗衡的,是西方服饰的现代设计和优良的裁剪技术。一位西方的白领女士,给人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她的干练的办事能力,更主要的还有和她的身体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衣裙──一套优雅得体的服饰,对她的魅力和事业所起的烘托和帮衬作用不容小看。
若说中国人把衣饰看作艺术的一部分,穿衣打扮对于西人更像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伙伴──外国人在着装方面更讲究场合:睡觉有睡觉的衣服,锻炼有锻炼的衣服,出门购物的衣裳和办公的衣服决不会混为一谈。为着配合这各个场合的需要,一个西方人每天更衣的次数可能比他们吃饭的次数要多得多。
在西方,上至名流政客、下至普通百姓,牛仔T-恤都是不可少的家当。但有两个场合,令他们不得不暂时告别他们舒适自由的牛仔T-恤,而关注起自己的衣着来。
这两个场合,一个是工作,一个是party。
职场中的白领男人,让人觉得他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优雅得体的西服、纤尘不染的衬衫领带、新鲜得似乎刚出浴的头发、若有若无的香水气味……这样的一个包装精良的男士走过,有谁会怀疑他的自信和成功呢?
而婚娶丧葬、圣诞感恩,各种名目繁多的派对,是女人“时装展”的主要去处。不同的派对对衣服的样式花色、裙裾的长短,流行的颜色等等,如果留心,其实都有微妙的不同的。无视这些规则,小则遭人议论,大则为社交圈所排斥,聪明女人是决不会在这些事情上马虎的。
要说你不是个时尚的人,那也没多大关系──在西方,黑色是永恒的经典,也可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长的短的,冷的热的,正式的半正式的,不同质地不同设计的黑色服装多多备上几套,不论是出席邻人的葬礼还是公司的年终圣诞party,都不用担心太过时了。 |
|
|
|
|
|
|
|
|
加成移民咨询中心 |
|
|
|
移民生活 |
|
|
|
新闻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