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移民生活 > 美国移民生活 > 生活 >

多伦多的悄然改变

发布时间:2009-06-15 10:11来源:未知 点击:

     谁都知道,中国的城市风貌正随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相比之下,多伦多似乎总是一成不变。其实在这里,城市和社区风貌的改变,不是缘于拆迁改造,更多的是反映在聚居人口的改变。就拿多伦多东区的Leslieville社区来说,过去几十年聚居在此的华人已经北上,搬入大屋,而洋人们,却被这一带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所吸引,又悄悄搬回老巢。

  1999年,正当我们准备踏上移民加拿大的征程的时候,我偶然在国内的书店发现一本名为《苦乐移民路》的书。书中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作者移民加拿大的过程,以及抵埠后去银行、租住处、买二手车等经历,这在移民实用资讯远比不上今天的当年,也算是我们登陆加拿大的指南和宝典。

  《苦乐移民路》作者提到,他们一家初到多伦多,就住在皇后大道东(Queen St.E)与Logen街交口犹太人经营的杂货店的楼上。记得作者很不喜欢那里的社区环境,老旧的街面、潦倒的居民和刻薄的房东,他们大约住了不到一年时间,就逃离般地移居到北面的新区去了。

  说来也巧,我们刚到多伦多时,阴错阳差也租到了皇后大道东的住房,距离书中讲的地点不是很远。记得我们还曾专门去“凭吊”了一番,在国内,就从书中的描述熟知了周围的环境,这次亲临现场,一一认证作者所说的TD Bank、自助洗衣房、旧货店,以及犹太人的杂货店和他楼上凸出的窗户(Bay Window)……

  我们在那片叫做Leslieville的社区一住就是6年,10年前那里是华人的聚居地,东区唐人街举步可达,有活闲社、河谷医院、Jones街图书馆、牛头超市、芝兰商场,生活非常便利,无论是老侨还是刚落脚的新移民,都喜欢选择这里安身。

  我们的住处在临街铺面的二楼和三楼,501街车通宵的铿锵车轮声伴随我们6年寒暑昼夜。我们熟悉街坊的一门一户、各色人等:楼下的西人面包房远近闻名,时常看到TVO的主持人在周末来吃早餐;理发店的意大利老头特别喜欢我女儿,每每经过他门前都会朝我们做个鬼脸;麦克是Crossing Guide,是个澳洲老头,在得知我们要搬走,特送我女儿一个漂亮铅笔盒;一条名叫Max的爱斯基摩犬整天伏在它家门廊,有一眼没一眼地观望过往行人,遇到熟人叫它,它会立刻精神百倍、摇尾点头……

  我也很喜欢周围独特的人文气息,老古玩店、旧唱片店、古旧书屋、小型画廊都是我们的邻居。沿皇后大道东行便可达湖滨风情区,每到夏季人流如织,路边咖啡馆、特色精品店生意兴隆,漫步其中如置身欧陆。每年的爵士音乐节,更是湖滨区最热闹的盛会,夜晚,几十组乐队沿街摆开擂台,吹拉弹唱、歌舞升平。在湖滨沙滩,人们放风筝、打排球、溜滚轴,维多利亚日还有焰火表演……

  在Leslieville住了6年,也住出了感情,由于太熟悉那里的环境,当初也曾动过在附近买房安家的念头。看过不少旧House,少则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多的已达百年高龄,实在不堪维修的劳烦,于是也就放弃了。四、五年前在那里花30万以内的钱,还可以找到一处旧house,今天就再也找不到了,而且那里的房价在逐年递增。

  因为房价的高扬,唐人街的北移,华人纷纷卖屋北迁,现在的Leslieville的社区风貌也悄然改变,华人面孔已经鲜见,大批的西人迁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看那里的学校,原来女儿就读的Duke Of Connaught小学原来一半都是华人,而现在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已经凤毛麟角了。

  皇后大道与温哥华路(Vancouver St.)交口原来有家“多朗多面厂”,是早期移民开办的生产面条的作坊,中文招牌,还有一幅戴斗笠挑担子的南国女子的简画图案,颇具东方情调。然而今天面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绝对西方风格的咖啡屋,楼上是一处现代艺术画廊。

  东区唐人街附近的First St.有一座百年教堂,圣约翰华人教会在那里已经驻扎了几十年,如今也迁到了北约克,古老的教堂成为了西人的圣马太堂。

  芝兰商场(Gerrard Square)五年前还是华人商店云集,如今纷纷迁出,Home Depot、Tim Hortons、Staples、Winners、Jombo等安营扎寨,面貌大为改观。

  最令我赞叹的莫过于西人对自己居住环境的改造能力,以前华人居住的破旧House,西人搬入后,精心地修缮、装置,房前房后、树木花草,都独具匠心,能化腐朽为神奇,使旧貌换新颜,真所谓:屋不在大,有心则明;屋不在新,有人则灵。

  如果有一天那位十年前写《苦乐移民路》的作者,能回到他最初登陆加拿大租住的旧屋看看,那家犹太老头的杂货店,现在已经变成颇有情调Starbucks咖啡馆了,可能也会有许多感慨和联想……

  来源:

相关文章

加成移民咨询中心

移民热线:010-65155588